2019年5月31日,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寶武)與安徽省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簽署無償劃轉協議,安徽省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將馬鋼(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馬鋼集團)51%股權無償劃轉給中國寶武。
本次重組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我國鋼鐵行業健康發展,深入推進國有經濟布局結構調整,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產能過剩行業兼并重組的重要舉措,滿足服務國家“長江經濟帶”戰略、加強區域經濟協同發展的客觀要求,是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集團的關鍵措施。
中國寶武戰略規劃明確提出,要以“成為全球鋼鐵業引領者”為愿景,努力打造“億噸寶武”。中國寶武與馬鋼集團重組,一方面將帶動馬鋼集團實現跨越式發展,壯大安徽省國有經濟,促進鋼鐵及相關產業聚集發展,助推安徽省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實現更高質量發展,另一方面將推動中國寶武“成為全球鋼鐵業引領者”的遠大愿景,進一步打造鋼鐵領域世界級的技術創新、產業投資和資本運營平臺。
中國寶武由原寶鋼集團有限公司和武漢鋼鐵(集團)公司聯合重組而成,于2016年12月1日揭牌成立,鋼鐵產能規模7000萬噸,位居中國第一、全球第二,是中國現代化程度最高、最具競爭力的鋼鐵聯合企業。中國寶武是國家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企業,2018年資產總額7118億元,實現粗鋼產量6725萬噸,營業收入4386億元,利潤總額338.4億元,位居《財富》世界500強第162位。
馬鋼集團位于安徽省馬鞍山市,是我國特大型鋼鐵聯合企業,由安徽省政府授權經營。馬鋼集團2018年資產總額970.04億元,實現粗鋼產量1964萬噸,營業收入918億元,利潤總額89.45億元。馬鋼集團具備2000萬噸鋼配套生產規模,形成了馬鋼股份公司本部、長江鋼鐵、合肥公司、瓦頓公司四大鋼鐵生產基地。
上述重組還需上報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批準,并履行反壟斷審查、境內外要約豁免等程序。
信息來源:中國寶武集團
馬鋼的發展歷程。
華東第一爐鐵水流金溢彩
據了解,馬鞍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國特大型鋼鐵聯合企業之一,安徽省最大的工業企業,位于長江之濱,地理位置優越,交通快捷便利,素有“江南一枝花”的美譽。
馬鞍山鋼鐵的前身是馬鞍山鐵廠,1953年2月,馬鞍山鐵礦廠成立,同年更名為馬鞍山鐵廠。不到一個月后,馬鞍山建市。
1953年年初,馬鞍山鐵廠開始全面恢復修建,參戰者從四面八方涌來。他們揮灑汗水、燃燒豪情,歷經六個半月的頑強奮戰,改建完成6座71—74立方米高爐。1953年9月16日18時零5分,改建后的2號高爐流出了第一爐鐵水,頓時爐臺上下一片歡呼、一片沸騰。
1958年9月和1959年10月,毛澤東主席先后兩次視察馬鋼。毛主席兩次親臨馬鋼視察,給馬鋼人極大地鼓舞,全體干部職工意氣風發、豪情滿懷,掀起了建設社會主義一個又一個熱潮。到1960年,馬鋼共完成2.31億元投資,建成27個工程項目。繼1954年4月1日推出第一爐機制焦炭、1957年煉出第一爐鋼水、1958年軋制第一根鋼材后,鋼鐵聯合企業的雛形已經形成。
第一枚整體碾鋼車輪
1963年11月18日,國產第一枚車輪輪箍在馬鋼試軋成功。1964年7月29日又成功軋出國產第一枚整體碾鋼車輪。從此,祖國交通大動脈車輪烙上了“馬鋼印”。這標志著我國長期以來依靠進口“洋輪”、“洋箍”的時代結束,產品全部實現自給。作為自力更生的重大成果,《人民畫報》1964年12期為此做了專題報道,馬鋼車輪輪箍廠生產線也登上了當期封面。
令冶金同行欽羨的是,六十年代,馬鋼還首創了“三清五不漏、一條線規格化”的文明生產管理方式,被國務院譽為“江南一枝花”向全國推廣。
國產第一套高速軋機
1987年5月20日凌晨,馬鋼迎來了建設發展史上的一個光輝日子。這一天,隨著馬鋼高速線材軋機“吐”出一圈圈殷紅的線絲,一抹金色的霞光照亮了馬鋼上空。
每秒近百米的高速軋機運行兩個月后,美國摩根公司第一副總裁丹尼爾·摩根先生造訪馬鋼。這位在世界各地擁有高速線材技術專利的權威人物,親眼看到吐絲機以每秒120米飛速運轉時,激動萬分,欣然寫道:“向馬鋼祝賀,這是世界上最高時速的線材軋機?!备咚倬€材軋機技術的成功引進和消化、吸收,為馬鋼經濟增長裝上了“飛毛腿”,也為我國冶金工業樹立了一塊樣板。
中國鋼鐵第一股
九十年代初,馬鋼人開始了一個嶄新的選擇:對企業實行股份制改制。在國家、省、部、市的大力支持下,馬鋼被國家納入第一批股份制改制試點企業行列,一舉從境內外募集資金64億元人民幣,被中外媒體稱之為“中國鋼鐵第一股”,也成為中國當時在境內外發行規模最大、集資額最多的一家上市公司。馬鋼股份制改制成功,探索出一條國有企業在海外融資擴張的成功之路,為我國更多鋼鐵企業進行股份制改制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國產第一根大H型鋼橫空出世
H型鋼是工字鋼優化發展而成的一種性能更為優越的經濟斷面鋼材。H型鋼在用鋼量所占的百分比已成為一個國家經濟技術發達水平的一個標志。然而,我國在1998年之前所用的H型鋼全部依賴進口。1998年7月4日22時58分,在馬鋼H型鋼生產現場,隨著總指揮一聲令下,操作人員輕輕啟動按鈕,只見寬大的加熱爐爐口慢慢打開,一根火紅的矩形鋼坯從爐口游出,在步進式軌道的牽引下緩緩向前移動,經過開坯、切鋸、粗軋等十幾道工序,最后,近百米長的H型鋼從萬能軋機當中火龍般咆哮而出。
六十多年來,英雄的馬鋼人用智慧和汗水,書寫下屬于自己也屬于中國鋼鐵工業的光榮與輝煌。
據悉,2018年中鋼協數據顯示,中國寶武和馬鋼集團2018年粗鋼產量分別為6742.94萬噸和1964.19萬噸,合計達到8707.13萬噸。世界上目前最大的鋼鐵集團安賽樂米塔爾2018年年報顯示,當年粗鋼產量為9250萬噸。若整合順利實施,重組后的中國寶武與其的產量差距將進一步縮小。